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西省> 太原人物

郭荣

[隋][公元546年-614年]

郭荣为[隋][公元546年-614年]

  郭荣,字子荣,隋太原人。也有载说“其自称祖籍太原”。生于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卒于隋大业十年(614)。在其父辈影响下,较早步入仕途,身经百战,历仕北周三位皇帝,隋朝两位皇帝。
  出生于官宦之家的郭荣,在其家庭和社会的熏陶下,自小谨慎诚厚,豁达勤奋,史称,“容貌魁岸,外疏内密,人多爱之。”初入仕时,北周权臣皇帝之堂兄宇文护,见郭荣身伟性淳,便引以为亲信,重用他为中外府水曹参军。时北周、北齐尖锐对峙,形同水火,边陲战火不息,互有胜负。郭荣任职不久,宇文护即委其戍边前线,赴汾州(今山西隰县)驻防,并观察北齐边防军情形势。郭荣到国之北陲后,深觉边城汾州与军事要塞姚襄镇相距太远,战时难以相互支撑,属孤城悬地,容易失落敌手。遂直禀宇文护,请求在汾州、姚襄镇之间再筑一城,以利战时呼应。宇文护采纳了郭荣的建议,同意他立即在两地间再筑新城屯戍。时隔不久,北齐段孝先率兵攻伐北周,果如郭荣所料,段孝先前克汾州,继取姚襄,唯新城难克,未沦,保护了大片国土不至落入北齐之手。由于郭荣之建议被宇文护采纳,及时构筑了新城,所以,在这次北齐入侵之战中,汾州、姚襄两城虽失,而新城却成为制敌的一支利剑。久在沙场的北齐名将段孝先,深知新城虽一弹丸之地,但掣肘北齐军南下,不克此城,汾州、姚襄仍会得而复失。遂指挥大军强攻新城,志在必得。
  郭荣则利用新城临水之地势,制作浮器桥,出兵渡河,采取进攻手段,主动出击。段孝先见状,在上游放下大木筏以击浮器桥,使进攻战打成了防御战,失去进攻先机。未几,只得放弃南下伐周之役,丢弃所得土地,率军班师。
  此次北齐伐周之役,因郭荣善察作战地形,防祸未然,先筑新城,以弱军而胜强军,有效地保卫了国家北陲不致丢城失土,立下了大功。郭荣初出茅庐,旗开得胜,更博得宇文护爱惜,遂以军功擢升为大都督。
  有效抗击北齐南下之役后不久,北周边境的稽胡部落,又在离石(今山西离石)之西至安定(今甘肃泾川)之东的大片地区,屡屡侵扰北周边境,弄得民不聊生、国无宁日。当时之稽胡,尚处在游牧为生的部落阶段,能打则打,不能打则走,弄得北周边境防不胜防、战不能战。郭荣受命于危难之际,调命北防稽胡。到任后的郭荣,先对稽胡侵扰边境的来去路径进行了明察暗访,渐洞晓稽胡多次南下的通道规律,遂在上郡(今陕西榆林)至延安(今陕西延安)一线,连筑周昌、宏信、广安、招远、咸宁五座守城,有效地切断稽胡偷袭、骚扰、进攻的交通要道,使稽胡知难而退。郭荣不战而却人之兵,保护了边境的安宁。时在帝位的北周武帝宇文邕,见郭荣兵不血刃即保境安民,大为褒扬,擢升郭荣为宣纳中士。
  北周的开国皇帝宇文觉,第二位皇帝宇文毓,都是在堂兄宇文护的辅佐下登临帝位。宇文护专权,两帝形同傀儡。宇文觉在帝位仅一年便被宇文护废黜,遭杀。宇文毓在位三年,又被宇文护毒杀。宇文邕登基后,史称周武帝,他深知二兄被弑,祸首即堂兄,遂时时防范,寻找除去宇文护之机。天和七年(572)三月,天赐良机,宇文护进宫朝见太后未带护卫,宇文邕果断行事,将其杀死,夺回全部大权,成为名副其实的北周皇帝,并志在灭亡北齐,统一北方。恰在这时,郭荣因除却稽胡之患而受到宇文邕垂青。
  北周、北齐,是北朝时期两个势均力敌的割据国家。双方都有吞并对方之心,然而长期对峙,各有内乱,无暇亦无力兼并对方。宇文邕为帝后,尤其是除掉心腹之患宇文护后,治国有方,多方面改革,国力大增,而北齐仍内乱不息,治政苛刻,国力日衰。为灭北齐,宇文邕久寻战机,终于在建德六年(577),趁北齐安德王高延宗称帝晋阳,后主高纬、幼主高恒交接帝位,国有三主、分崩离析之隙,倾国之兵,先陷北齐陪都晋阳,继克国都邺城,灭亡北齐。
  在灭齐的征战中,郭荣追随宇文邕亲征,策划先晋阳、后邺城之策,使北齐防范重心失措、首尾难于相顾,立下了显著功绩,被封为平阳(今山西临汾)县男之爵,升迁司水大夫。未几,周武帝宇文邕在征伐突厥的战争中,患不治之症,病死。北周军政大权落入外戚杨坚之手。郭荣少时,父任同州司马,郭荣随父同州,与同州刺史杨忠之子杨坚同年一二、互为伴侣,关系莫逆。杨坚统揽国家大权,官至国相、晋爵隋王后,引郭荣为心腹,升任其为相府乐曹参军、蕃部大夫。不久又晋爵为蒲城(今山西永济)郡公、授上仪同,再升通州(今四川达县)刺史。
  公元581年,杨坚取代北周,自称为帝,建立隋朝。为平息西南少数民族起义,稳定新王朝,诏郭荣为“八州诸军事行军总管,率兵讨西南夷獠”,(见乾隆《太原府志》)郭荣不辱使命,仅用年余时间便镇压了起义,稳定了西南边陲。终文帝在位,郭荣一直镇戍西南,为隋王朝统一江南、灭亡陈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杨广嗣位后,史称隋炀帝。为网罗人心授郭荣为武侯骠骑将军,以三国蜀相“武侯”之尊表彰郭荣守戍西南之勋,以正视听。大业年间(605—617),“黔安(今四川彭水)首领(土司)田罗,阻清江作乱,夷陵(今湖北宜昌)诸郡民夷多应者”,炀帝降诏,命郭荣率兵弹压。郭荣多年任职西南,洞悉民情,一举平息川黔之乱,因而功升左侯卫将军。之后,大业五年(609),隋炀帝征讨吐谷浑,命郭荣随军作战,官拜银青光禄大夫。大业八年(612),郭荣随隋炀帝征讨高丽,因军功晋位左光禄大夫。大业九年(613)再随帝征高丽。此次征战,颇为惨烈,郭荣亲临兵阵,冒飞矢掷石,冲锋在前,百余日内昼夜不解甲胄,连续作战,虽未能获胜,炀帝仍勉励其神勇,而拜右侯卫大将军。前方高丽之战久拖不胜成胶着状,而朝中礼部尚书杨立感则乘炀帝亲讨高丽之机,发动兵变,兵围洛阳。炀帝内外交困,立即放弃对高丽的讨伐,回兵平叛,急令郭荣率兵急驰,奔战略要地太原,扼制叛兵北上。未几,杨立感兵败身死,隋王朝亦由此转衰。
  穷兵黩武的炀帝,本应总结这次内乱的教训,减轻繁重之兵役,停止不义之战争、力挽国之颓势。然而,他继续妄为,于大业十年(614)三伐高丽,年近七旬的郭荣奉命出征北上,还未到辽东,即在怀远镇(今河北怀远)一病不起、殒命途中。隋炀帝闻名将郭荣病逝,辍朝举哀,赠郭荣兵部尚书,赐物千段。一生效命沙场,身经多战的两朝五帝名将郭荣,虽未战死疆场,却丧于军帐,最终马革裹尸,走完了他为君将臣的行武之路。
同年(54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61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