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和森(1895—1931),字润寰,号泽膺,湖南省双峰县永丰镇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 蔡和森同志是中共第二、三、四、五、六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中央局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担任过中共中央代理秘书长、中共...[详细]
成仿吾,原名昌悊,灏,曾用名石厚生、夏乘。县知方团澧溪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农历七月十五日生,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无产阶级教育家、社会科学家。 成仿吾8岁入学,清宣统二年(1910),随兄赴日本留学,先后就读名古屋第五中学、东京高等学校...[详细]
陈君宠,字简之,号铁山,县横阳山岩边(今鹅塘乡)人。性诚笃,幼师事同县人谭昌期,执经问难,终日侍立,不命之退不敢退。既长,以文雄于时。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参加湖广乡试,取第一名。崇祯时,授四川罗江县知县,时义军四起,从兄陈调元劝其勿行,云:“休矣,时势如此,以身试险,毋宁老死横阳山耳。”宠...[详细]
陈历坤,字劣,号小力,化名飞熊,县城厢团上渡村(今上渡村)望城坡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民国11年(1922)新化县立中学毕业后,由族人资助至长沙求学。民国14年考入哈尔滨俄文专科学校。在校期间,积极参与革命活动。民国16年四一二事变时,因奉系军阀到处追捕革命志士,陈历坤-离哈抵北京。...[详细]
陈润霖,字夙荒,号立园,在城厢青石街人。清光绪五年(1879)生。十九岁补县学生员。光绪二十四年,就读湖南岳麓书院,与陈天华、杨伯笙同称“新化三杰”。吏器其才,于光绪二十八年被选为湖南省第一批官派出国留学生,入日本弘文学院习师范。学成归国后,任常德府中学堂学监。陈润霖认为培养人才应重视基础教育,...[详细]
陈天华,原名显宿,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知方团下乐村(今荣华乡小鹿村)人。清光绪六年正月二十九日(1875年3月6日)生,中国民主革命杰出的宣传家和活动家。 陈天华幼丧母,5岁随父(塾师)就读。家贫,尝小卖糖果以补日食。因迷读中国古典小说,糖果常被人取食,不知计值收钱。9岁即嗜读...[详细]
陈锡周,字歧阳,县北蒋坪村(今琅塘镇)人。清乾隆元年(1736)恩科第二名举人,官广东招收场盐大使。陈锡周早负才名,豪放不羁,操行耿介。喜用俚语写诗,格调新颖。有寄张键周绝句云:“家欠猪肝无宰惠,路穷羊角少人贤,相逢亦有邹长倩,不借东风吹上天”。寄段百朋(起玲)云:“捶壁早知遭邓笑,掷瓢仍怕见吴...[详细]
陈致远,又名能虑,字吉恒,县在城厢(今上梅镇)青石街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生。幼因家贫辍学,从事牧羊。19岁始得从兄陈润霖之助,就读长沙明德小学补习科,半年后升入明德中学,学满五年毕业。宣统三年(1911)考取官费出国留学,入日本千叶医科大学学习。经2年预科5年本科毕业,留校实习3年继续深...[详细]
戴哲文(1879-1907),字骏友,号石屏,湖南新化县顿信团(今属新化县洋溪镇戴家凼村)人。 戴哲文祖父戴前龙艰苦兴家,抚养6子3女长大成人;他善于经营,利用当地廉价的原料设厂造纸,纸制品顺资水,下益阳,转销武汉,获利颇巨。于是大兴土木,建造了不少楼房、仓库,并开设商店、学馆,由于房屋很多...[详细]
邓显昌鸟,一作显鹃,字子振,号去衢,一作耘渠、云渠,县下渡村(今娘家乡梓木冲)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生。父长智,国子监生,赠宁乡训导。弟显鹤。兄弟兼一代文士,著述甚多,时称“二邓”。 昌鸟幼好学。“初为学时,即一言一协必依礼。”乡人戏呼之为“道学先生”。少时,曾在其外祖靖州训导毛学古...[详细]
邓瑶,字伯昭,昌鸟子,生于清嘉十七年(1812)。瑶自幼受其叔显鹤教养,鹤增辑《楚宝》时,瑶13岁,日侍左右,协助搜集资料,有时亦发表不同意见。其叔与文士交游,赋诗论学,瑶亦常在旁间与酬答。 道光十七年(1837),邓瑶选拔贡生,后任麻阳县教谕,悉心清理古书,教学生以治学之道。甫任两月,丁母...[详细]
段起玲,字百朋,别号松庐,县太阳三都鹅塘村人。清乾隆十五年(1750)岁贡。居家授徒以奉母,终身不仕。为人耿直刚毅,洁身自好,嫉恶如仇,时人称为“独行君子”。 起玲研习宋、明理学数十年,有名于时。著《四书朱注疏》36卷。将朱熹集注疑难与众说悖谬不合之处,加以汇集,按《十三经注疏》体,阐明朱注...[详细]
方乘,字抚华,县时雍团富溪村方家湾(今圳上镇方家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生。 方乘10岁丧父,生活无依,入药店学徒,业余勤奋好学,焚膏继晷。宣统三年(1911),由其叔父方鼎英资助,考入武昌文善中学。辛亥革命之后,参加学生军,投入讨袁运动。民国4年(1915),入北京工业专门学校学...[详细]
方鼎英(1888-1976),号伯雄,县时雍团富溪村(今圳上镇方家村)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生。光绪二十八年赴日留学,初入东京弘文学院,先后参加求知社、文学社、同盟会等进步组织。光绪三十一年考入振武学校。宣统元年(1909)12月循序升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8期炮兵科。宣统三年五月毕业。归国...[详细]
方荣华,又名执科,县时雍团富溪村(今圳上镇方荣华村)人,光绪二十五年(1899)生。读私塾8年后,即学制瓦。民国24年(1935)春,与其兄同去隆回县六都寨做瓦。同年12月,红二军团途经该地时弃艺参加红军。旋即投入在邵阳观音堂的反阻击战,战斗中受伤,伤未愈,又随军长征。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申请...[详细]
方石波,字彩壁,又名宗琅,县时雍团上庙村(今山溪乡)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民国12年(1923)秋,考入长沙公益职校。次年转入省立第一职业学校,曾书“古今皆我友,天地亦吾庐”以示抱负。 民国14年五卅惨案后,长沙爆发反帝-,方积极参加--,参加--。署假前,经陈树华介绍,加入国民...[详细]
方学苏,原名建新,字荣隆,号明亮,县时雍团富溪村(今圳上镇文教村)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生。方学苏自就读时雍高等小学起即临摹习字。初宗-楷法,以颜、欧为尚,以植根本。民国12年(1923)考入长沙湘江学校中学部,乃沉浸于秦汉六朝碑版之间,仍练字不辍。民国14年五卅惨案后,湘江学校师生声讨...[详细]
邬干于,字朝宪,县永清团虾溪村西家湾(今桑梓镇)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 乌干于自幼聪颖好学,深受家学(其父系清末廪生)熏陶,稍长考取长沙明德中学堂。民国5年(1916),从明德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两年,随后又转赴美国留学8年,在华盛顿大学研习教育学,专攻中等教育。期间,受西方科学...[详细]
郭垂芳,又名郭桂轩,湖南酃县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生。民国11年(1922),就读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在长沙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民国1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次年10月,共青团湖南区执委派其接替邹序龙继任共青团新化县特支书记。郭到职后,与王铭、周廷举等筹组国民党新化县党部,深入遵路团各...[详细]